中医艾灸的应用浅谈(二)——艾灸的作用机开云注册理
从中医角度看,艾灸具有温经散寒、行气通络、扶阳固脱、升阳举陷的功效,现代中医学家对艾灸疗法作用进行研究总结,发现其临床效应主要以“温通”“温补”为主,认为温通是其必要条件,云开注册平台经脉通畅则诸邪才有路可出,而温补所产生的精气才可游溢至全身各处以发挥作用。另一方面,云开注册平台温补又可促进温通,血充气盛则可祛邪外出。因此,艾灸疗法以其温通、温补效应而发挥温经散寒、行气通络、扶阳固脱、升阳举陷等功效。目前,艾灸在骨关节、疼痛、妇科、消化等疾病治疗有一定优势;同时艾灸具有提高免疫力、改善失眠、抗焦虑和抗疲劳等养生保健作用。艾灸的作用是一般性的温热刺激所不能代替的,有其独特性。
综合现代研究发现,艾灸发挥治病和保健作用,主要是在艾灸时,所产生的几大效应(药化效应、热效应、光辐射效应、经络效应)综合作用的结果。
艾作为艾灸疗法的主要材料,其在燃烧过程中所产生的化学成分是药化效应的关键,目前在艾烟中发现存在200多种化学成分,并发现艾烟具有抗菌、抗氧化、抗衰老、抗炎、调节免疫等多种作用。艾烟中含有艾叶挥发油、黄酮类、桉树油、5-叔丁基联苯三酚等物质具有明显的抗细菌、抗病毒作用。另外,艾叶挥发油在艾柱燃烧时变为气态,云开注册平台其体积呈流动状态扩大,从而使皮肤、黏膜及肺泡均受其作用。一方面可经呼吸由嗅觉器官的嗅觉细胞产生感觉,在中枢呈现出与其他感觉不同的传导途径,不经丘脑直接投射大脑皮层,引起机体各方面的改变;一方面可使皮肤、毛孔、汗腺等开放开云注册,可促进皮肤对其吸收。
艾燃烧过程中所产生的温热刺激是艾灸治疗的关键。现代研究表明,灸热刺激机体后可通过皮肤细胞激活瞬时受体电位家族和热休克蛋白,以向机体各部传递信号。温热刺激对皮肤、肌肉关节、浅表血管以及心、肺、肾、胃肠都具有调节作用。艾灸借助其燃烧时的热刺激可达到调节体表及内脏循环血量、抗炎等作用。有学者研究观察了艾灸和物理热刺激对大鼠足三里穴区局部微循环的影响,结果发现,艾灸及物理热刺激均可改善大鼠局部微循环,但艾灸对局部温度的后效应持续时间优于物理热刺激。这也说明单纯的物理热刺激并不能代替艾灸。
艾燃烧过程中产生近红外光谱和远红外光谱。其中远红外光谱作用于机体浅层组织。近红外光谱作用于机体深层组织,能量可作用于人体血管、淋巴管与神经等组织,使深层组织产生温热效应,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发挥调节免疫、内分泌和神经系统等功能。近年来,光疗作为一种新兴的治病和保健方法,在家用理疗器械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因此,艾灸的光辐射效应值得重视和大力研究。
经络理论是针灸学的核心,是存在于人体体表的一个独特信息系统,与神经系统和内环境的稳定存在着密切联系。经络系统在人体纵横分布,网络全身,也是艾灸治疗发挥全身作用的关键。当腧穴受到艾灸刺激后,可释放更多能量,调节细胞代谢。腧穴是人体脏腑经络之气输注于体表的反应点,腧穴周围及经络线附近有丰富的血管神经感受器。艾灸借助腧穴的作用,将治疗作用沿经脉传至身体各处(艾灸的经络感传作用),最终发挥调整脏腑阴阳、补虚泄实的作用。
艾灸的方法有很多,如麦粒灸、隔物灸、温针灸、悬灸。其中热敏灸基于敏化腧穴和经络感传效应而发明的一种新型悬灸方法。热敏灸全称“腧穴热敏化艾灸新疗法”,发明人为江西中医药大学的陈日新教授,2016年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热敏灸的总体特点为:选择热敏化的腧穴,施以个体化的艾灸剂量(时间),最终达到不一样的感觉和艾灸效果。与传统悬灸相比,热敏灸具有四个方面不同特点:灸感不同、灸位不同、灸量不同、灸效不同。
热敏灸强调激发经气,气至病所(灸感传导),实现“气至而有效”。患者和消费者在做热敏灸时,全过程的灸感一般可大致分为四相。
Ⅰ相期,又称潜伏期。是艾条悬灸热敏化腧穴时,灸性感传尚未出现或即将出现。这个过程的时间,根据病种不同,可有几秒到十几分钟不等。
Ⅱ相期,又称上升期。指灸性感传被诱发后,除了局部感觉外,灸感沿一定的路线传导,直达病区,出现“气至病所”。
Ⅲ相期,又称发挥期。指灸感维持感传路线及感传强度,发挥治疗作用。这是艾灸发挥最大治疗和刺激作用的时期。
Ⅳ相期,又称消退期。指灸感强度逐渐减弱,沿感传路线逐渐回缩,直至消失,这是经过艾灸后机体逐渐趋于平缓。
热敏灸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临床上可显著提高中医灸法治疗过敏性病症、脊柱关节痛症、功能性胃肠病症、宫寒性妇科病症、男性前列腺病症等临床疗效。江西省政府非常重视热敏灸,2019年发布了《江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促进热敏灸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热敏灸不仅有很好的治疗作用,在预防保健、促进慢病康复等方面的优势也日益凸显。目前,热敏灸已传播到葡萄牙、加拿大、突尼斯、瑞典等国家,受到当地群众的欢迎。
艾灸应用历史悠久,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作出了巨大的历史贡献,发展至今仍然历久弥新。目前,艾灸已传播到世界各地,为各国人民提供了关于治病和养生保健的选择。对艾灸作用机理的科学研究,有助于探寻艾灸起作用的科学证据开云注册。现代研究表明,艾灸具有药化效应、热效应、光辐射效应、经络效应,这几大效应被认为是艾灸起作用的关键所在。艾灸技术也正在不断创新和发展过程中,热敏灸作为近三十年来涌现的一种新型悬灸技术,充分利用了热敏化腧穴和艾灸经络感传效应。热敏灸作用机理独特,更具个体化灸疗优势,临床上可显著提高部分疾病的治疗效果,具有重要的推广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