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云注册首页以“挺膺”之姿 书“时代”画卷——西安构筑全面创新高地 激发澎湃发展动能
华商网讯(记者董旭叶)3月12日,西安市委宣传部组织20余家中省市媒体,前往西安市新城区、碑林区、雁塔区开展集中采访,聚焦民生保障、社会治理及科技创新的前沿阵地。
在兴乐社区西五路109号院,媒体采访团了解社区网格化管理运行情况;在长缨东路社区,体验“嵌入式”服务和婴幼儿托育服务;在西勘社区了解“融救联助”服务体系,详细询问了“社会救助大礼包”制度的实施情况和成效;走进中航创世机器人(西安)有限公司和雁塔区人工智能创新发展中心,感受科技创新领域的亮点与丰硕成果。
兴乐社区西五路109号院,始建于上世纪七十年代,小区共有9栋住宅楼,31个单元。为持续探索城市社区治理新模式,兴乐社区不断前移治理重心、改进小区治理机制,以党建为核心引领小区居民参与社区基层治理,探索打造了‘情聚“壹零玖”·邻里“一家亲”的院落治理模式。
其中,“壹”就是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为核心,“玖”就是小区营造的“九个一”工作场景,“零”就是社区精细化治理服务群众零距离。通过党建引领构建和谐邻里关系共同体,把小区建设成为组织体系健全、治理精细、服务便捷、邻里友善的居民生活共同体。
109号院内一角,崭新的“邻里格”综合服务站格外显眼。“兴乐社区是个典型的老旧社区,由于空间有限,长期以来一直缺乏独立的养老服务站。为此,我们对一处300平方米的闲置房屋进行了改造升级,建成了小区内部的嵌入式服务设施,集养老托幼、健康理疗、社区超市等多种功能于一体,为居民提供了家门口的便捷服务。”兴乐社区党委李玉梅说。
记者注意到,虽然服务站规模不大,但功能却十分完备,理疗室开云注册首页、多功能室、阅读室、配餐室等应有尽有。此外,养老服务站的活动内容也极为丰富,包括书画、合唱、编绳、形体开云注册首页训练、秦腔鉴赏、观影等。
通过党建引领、网格管理、问题导向、资源整合等多种方式,兴乐社区西五路109号院打通社区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米”,以有限空间汇聚无数治理合力,共同推动小区治理和谐有序。
“群众的满意就是社区开展基层治理工作的最终目标,兴乐社区将继续努力办好群众一件件小事,以无微不至的服务态度不断推动社区善治共治。”兴乐社区党委李玉梅说。
“每天吃上热乎饭”是老年人居家养老的一大需求。“咱社区有了食堂后,吃饭方便多了,价格也便宜!”走进长缨东路社区“邻里荟”,记者看到这里整洁明亮开云注册首页、设备齐全,可容纳20余人就餐。
“我们在街道党工委和办事处的大力支持下,为社区争取到1020平米的社区配套用房,建成胡家庙街道长缨东路社区邻里荟,涵盖嵌入式服务设施9大板块,打造养老服务站、助餐、婴幼儿托育中心、儿童托管、健康服务、家政便民、体育健身、文化休闲、儿童游憩等。”长缨东路社区相关负责人介绍。
在“嵌入式”养老方面,长缨东路社区与辖区国中康健(陕西)健康管理有限公司深度合作,为老年人提供专业化、普惠性服务。引入一体化检测设备,开设特色项目,配备专业医师团队,打造开云注册首页智慧服务平台。提供助老服务及延伸项目,如上门理发、陪护等。与此同时,还设置便民餐车,定时供应午餐,为行动不便老人送餐上门,已助餐1100余人次,有效解决老年人“吃饭难”问题。
在破解“一老”问题的同时,“一小”方面的需求社区同样重视。在邻里荟内,新城区首家街道级“公建民营”普惠托育中心已经建成投用,这里以低于市场价60%的标准收费,可为居民提供0到3岁婴幼儿全日托、半日托、临时托等多种形式的托育服务,有效解决了居民带娃难、带娃贵的问题。
家住龙湖天曜小区的二胎妈妈张莹终于为自己2岁多的女儿找到了心仪的托育机构。“托育中心离家不到5分钟的路程,很方便。”张莹说,自从送孩子去托育中心后,孩子的性格变活泼了,学了什么歌曲,回家就哼哼,孩子开心了,自己也省心多了。
长缨东路社区的实践,正是城市社区治理创新的一个缩影。在这里,“老有所养、幼有所育”不再是口号,而是实实在在的幸福生活。这样的社区,不仅让居民安心,更让城市充满温情。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家住碑林区长安路街道西勘社区64岁的居民胡稳住一家能在“家门口”工作,得益于社区构建的“融救联助”服务体系。
社区工作人员在了解到胡稳住儿子存在智力缺陷的特殊情况后,积极与碑林物业公司对接,成功帮助他们一家三口在物业公司找到了工作,从而解决了他们生活中的一大难题。
西勘社区位于体育馆东路,社区有6800余人,老年人2870人,占总人口40%,怎样让辖区困难群众“急难事、烦心事”得到有效解决,怎样让困难群众生活得更美好,怎样让西勘社区更和谐?是社区一直在思考和探讨的课题。
基于此,自去年以来,在碑林区民政局与街道办的指导下,社区不断加强“融救联助”服务体系建设,倾力造适合本社区特点的“吾有爱·悦西勘”的“融救联助”工作品牌。
“融救”是融合17个政府部门53项救助政策,为政策范围内的困难群众提供兜底保障救助;“联助”是面向未达到政策标准但生活面临困难的居民,或已享受政府救助但还有其他需求的居民,为他们链接各类社会力量,提供灵活多样的救助帮扶。
西勘社区的“融救联助”服务体系不仅让受助群体从基本生活层面得到保障,更让他们从心理层面感到了全方位的服务与温暖。这一创新模式不仅提升了社区治理水平,也为构建和谐社会、实现共同富裕目标贡献了力量。
从核心零配件、关节模组到整机生产和应用,西安机器人产业链各环节越来越齐全,日益发展壮大。成立于2017年的中航创世机器人(西安)有限公司是中国航空工业集团下属的一家专注于机器人技术的新兴高科技公司,目前公司已被列入陕西省上市后备企业B档。
近年来公司获得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陕西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西安市瞪羚企业,西安市科技型中小企业、西安市硬科技之星、西安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资质和荣誉。
“公司聚焦‘1+2+5+N’战略,以机器人、人工智能、航空为技术核心,在养老护理、医疗康复、职工健康等领域持续发力,形成了智能护理机器人等N个软硬件产品。”中航创世机器人(西安)有限公司财务总监苏银向记者介绍,目前产品已进入全国30个省100多个城市500余家医院,合作医院超3000家,服务患者数百万人次。
2024年公司顺利完成了全球第一台10万元机内床椅一体的智能免陪护自理机器人,于2024年8月由西安市市长及工信部门主管领导联合视察验收,智能免陪护自理机器人在国内护理机人领域实现了技术突破和功能领先,为养老护理业务拓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近年来,公司获得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陕西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西安市瞪羚企业,西安市科技型中小企业、西安市硬科技之星、西安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资质和荣誉。
走进位于西安市雁塔区未来产业城的西安雁塔人工智能创新发展中心一期,数排黑色机柜整齐排列,这里就是人工智能创新发展中心最强的核心大脑。
作为人工智能生态产业平台,创新发展中心项目分两个模块建设实施,其中模块一主要建设AI算力500P、HPC算力8P的人工智能计算中心,占地10亩,于2024年12月31日已全部上线运营;模块二主要建设高层产业研发中心,主要服务于人工智能产业相关企业在本地的规模入驻,并提供聚集院士工作站、人工智能、大数据相关企业的配套基础设施。
“我们通过算力技术的运用,为陕西的支柱产业如能源、电力及特色农业等注入了强大动力,有力推动了地区经济的高质量发展。”西安市雁塔人工智能创新发展中心运维总监樊峥表示。
目前,雁塔人工智能创新发展中心已为212家高校、科研院所、人工智能企业提供算力服务,算力使用率达90%,业务订单总额超过8000万元,链接生态伙伴超过300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