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开注册平台医史与文史|中国古人的“十常”健体活动
自古以来,中国人民通过长期对保健养生的探索与力行,发现并体验到:通过自我对身体某些部位和器官采取合适措施或活动,能收到良好的保健养生效果。这些保健养生的自我活动,在历代一些文献里,有的将其列为若干“要”,有的则名之为十数个“常”或“宜”进行记述。综合归纳,主要在十个方面做到“常”即:脑常静,眼常运,耳常弹,舌常搅,齿常叩,胸常挺,腹常摩肠常清,肛常提,体常动。
脑常静,是要求脑子常保持宁静,如此则脑子能正常有效地统率人体各系统、各器官、各部分进行协调有序的生命活动。在中国古代,“脑”和“心”的含义常相通,例如汉代《淮南子·缪称训》记载:“心怡则百节皆安,心忧则百节皆乱。”唐代王焘《外台秘要·吴士奇序》说:“和静则寿域,扰则凶征。”读音立含义为暴逆、违逆。明代虞抟《医学正传·劳极》载:“心神宜恬静而毋躁扰,饮食宜适中而无过分……何劳怯之有哉!”明代孙一奎《赤水玄珠·中风》说:“是以心乱则百病生,于心静则万病悉去。”清代曹庭栋《老老恒言》引《中经》曰:“静者寿,躁者夭。”从以上引载一部分资料可知,表明中国古人高度重视“脑常静”同人体健康的密切关系。
眼常运,是眼球常自左至右、又自右至左地运转,如此则既可活跃眼部血液循环,又能改善眼部神经肌肉功能和眼睛视力。
耳常弹,用左右手掌分别密掩各自一侧耳廓,然后左手的食指与中指互相弹击、同时右手的食指与中指也互相弹击,耳中将听到“咚咚”响声。连续二十四遍。根据中医经络学说,耳与肾相联系,所以,常弹耳能产生强肾健脑作用,减少耳鸣耳塞,改善听力。
舌常搅,是以舌尖搅上下腭及两颊内侧,自左至右、自右至左搅动,交替进行。使唾液不断分泌,然后咽人胃内。在中医学里,唾液有津液、金浆、玉露等多种美名,确信是大有益于人体健康的重要物质。明代冷谦撰著的《修龄要旨》所载《导引却病歌诀》写到:“津液频生在舌端,寻常数咽下丹田。于中畅美无凝滞,百日功灵可驻颜。”高度赞颂频搅舌、数咽唾所产生的保健养生功效。
齿常叩,是用上、下齿如同咀嚼食物似地互相叩击,因此,“叩齿”另有“琢齿”之称。对于“叩齿”方法及功效,中国历代文献中常有记述,清代龚居中《红炉点雪·却病延年一十六句之术》说:“齿之有疾……每日清晨或不拘时,叩齿三十六遍,则气自固虫蛀不生,风邪消散。”实践证明,经常“叩击”,能改善牙龈、牙根和牙体的血液循环,对防止蛀牙与牙齿松动很有裨益,可减少牙齿与牙周疾患,并能延缓牙龈萎缩。近年有学者研究认为,咀嚼及相类似的叩齿还可能有减慢老年人记忆力衰退的作用。
胸常挺,不仅令人有精神,而且可防止驼背,减少脊椎负担,缓解腰骨酸痛。挺胸还能使肺部舒畅,有利于呼吸运动,并改善肺活量。
腹常摩,双手互相摩擦使微温后,置于腹部,自左至右适度按摩若干圈,然后自右至左进行同样按摩若干圈,这将促进胃肠道对食物的消化与吸收,并减少发生便秘。另外,还可将双手分别置于两侧腰部进行上下搓摩,将有助于维护泌尿、生殖系统功能。
肠常清,尽可能保持每天大便畅通,使粪便中的粪毒等有害物质不致长时间停留在肠道内。肠常清既可防止食欲减退,又有助于减少发生面部座疮、痔疮、肛裂及肠道肿瘤。
肛常提,每日早、晚有规律地使肛门内收、上提,并憋住一定时间,每次实行二三十回,如此,则可保持肛门括约肌功能,减少发生便秘、痔疮或脱肛。此外,对遗精、尿频、尿失禁的防治也有助益。
体常云开发登录注册动,是使人体各个部位都能进行适当的活动或运动,如此则不致偏废人体某些部分的功能。中国历代人民设计的运动或活动人体各个部位的保健体操,种类和名称很多,华佗倡导的“五禽之戏”是最早具有代表性的一种。《后汉书·华佗传》载:“华佗曰:古之仙者,为导引之事,以求难老。吾有一术名五禽之戏。一曰虎,二曰鹿,三曰熊,四曰猿,五曰鸟……”即是说,为了人们体健寿高,华佗根据上述五种动物活动的姿势特点,编成一套保健体操,它活动了人体的头、颈、肩、胸、腹云开注册平台、腰、背、臀、肘、腕、膝、踝等各个部位的肌肉、骨骼与关节,同时,神经、心血管、呼吸、消化、内分泌等系统也参与其中。若持之以恒地做这套“五禽之戏”保健操,对于维护、改善人体各部位和器官的功能,增强体质,延年益寿,有着良好作用。
总而言之,上述“十常”健体活动,简单易行,行之有益;长期坚持,收效愈佳。